在全社会培育孝老敬老的风尚不仅是一句倡导,更有白纸黑字的约束。合肥将建立孝道“红黑榜”,让列入孝道黑名单的人不能当公务员,已经当上的不能被提拔。
位于胥坝乡的群心村则是铜陵县首次开展“孝道红黑榜”评选的第一村。在这个村落里,居民孝敬父母、赡养老人、关爱老人,忠孝双全的行为深深地感动全市人民。
子女的不孝顺行为,以后有可能登上武汉孝道“红黑榜”。武汉将在设立孝道“红黑榜”的同时,把“孝”列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、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,一票否决。
潍坊将“孝老爱亲”列入重点工作,把努力培育孝老敬老社会风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在各类文明创建工作中,加大分值,发挥导向作用,引导人们尽孝道,敬老人。
在雷家坡党支部组织的一堂德孝课上,儿子媳妇和父母公婆紧紧拥抱三分钟,那些平时对父母不大孝顺的儿女哭得最凶。“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”,目前盐湖区已建起各种德孝大讲堂152个,累计授课1000多场次,10万余人次接受了德孝文化思想的教育和熏陶。
“我的家乡风景好来空气好,敬老爱老风气好,还要感谢政策好,老人无忧健康好……”这是永安村87岁的布依族妇女罗永凤自己编的山歌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永安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布依族村寨,一进寨门就能看见右侧的孝道文化展示墙上的“孝道村规民约”,村内有孝道文化长廊和贤孝亭,刻着许多孝道箴言佳句、敬老爱老的典型事迹。
“儿女孝顺,邻里和谐,村风正了,村民才有心思谋创业,村庄才能发展。”前邵村党支部书记邵云霞说,“去年11月份,村里开展了‘好媳妇好婆婆’评选,80对婆媳没找出一个不和谐的。”前邵村的“好媳妇好婆婆”评选已经开展了7年。今年,村两委班子、村党员、村民代表选出了28名候选人,再由80户村民代表选出12人进入复选,最终确定了6名好媳妇、好婆婆。
近日,芜湖市镜湖区镜湖街道精心打造的百米“孝文化墙”正式在新芜路社区亮相,戏彩娱亲、扼虎救父、亲尝汤药……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配着故事说明,“二十四孝”人物跃然墙上。没有空洞的说教,没有呆板的灌输,文化墙上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家树立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,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。
义马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“孝道文化”答题活动,活动围绕“孝道”知识和“父母的生活习惯”进行命题,以试卷答题、随机问答等形式进行答题。通过答题检测自己与“孝心”之间的差距,增长孝道知识,提高群众孝道意识。
近日,秦皇岛孝文化协会的幸福讲堂免费开放。课堂邀请全国各地的知名文化学者,讲述道德对人生的影响,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尽孝行善,如何通过自我改过改变命运,如何教育子女获得人生幸福、家庭和谐。
在时代发展的今天,简单的“生搬硬套”传统孝文化已经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“新问题”。孝文化需推陈出新,才能“源远流长”,才能以孝传人,以孝育人,以孝感人,以孝化人,以孝聚人;才能让尊老、敬老、孝老、爱老立体化、长效化。>>
肇庆“孩子孝心孝行引导箱”,让孩子每天坚持孝心孝行的学习,使其在100天内养成感恩父母、孝顺亲人的良好行为习惯。
铜陵在开展孝道教育活动中,打造道德教育新阵地,推出了“十个一”主题实践活动,这也是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工作、传播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和新阵地:早晚说一句感恩的话;帮助爸爸、妈妈洗一次脚;做一餐全家人满意的饭菜;洗一次全家人的衣服……
作为长沙市“孝心学校”示范点的干杉镇中心小学,将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,通过开展“讲孝心践孝行”板报评比、“感谢父母恩”主题班会、“帮父母做一件事、给父母打一次电话,少花一元钱”家庭教育月等系列活动,践行“孝文化”进校园。
福州民俗,农历正月二十九称为“拗九”。每年这一天,各家各户都要煮拗九粥过节,凡已出嫁的女子要提粥回家探望父母与长者,又称“孝顺粥”。福州市文明委通过运作传统节日来熏陶市民、涵育文明,并将此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创新之举。
2月下旬,第八届中国孝堂山孝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。不难发现,历届旅游节均为期一周,历时不长,却点睛般展示了慈孝文化的时代特点。从慈孝剧目演出到十大孝子评选,从中华孝文化广场上的孝元素到孝文化“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农村”,从“四德”工程建设到“中国孝堂山孝文化促进会”的成立,慈孝文化在孝里,经历了从历史到当代,从想法变为行动,从形而上质变为发展动力的历程。